青春草华人在线_国产射精视频_国产精品亚洲日韩久久久_亚洲视频第一页



我們專注于





最新資訊

環保人的2023:那潑天的富貴啥時候才來?


時間:2023-12-26 作者:admin


       提起2023年,你能想到什么?
 
  是“史上最慘一年”的哀鴻遍野,還是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的雷霆萬鈞,又或是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意氣風發?
 
  市場層面,從年初業績預報、年報季時的慘淡,到一季度、半年報的回暖,再到三季報的重新下滑,環保行業仍未走出至暗時刻,業績依舊在谷底徘徊。
 
  監管層面,起始于前年的“COD去除劑案”,環保行業受到的監管正在逐漸加碼。2023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又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列為重點,一場針對環保行業的監管風暴正在來襲。
 
  政策層面,“十四五”棋至中盤,環保行業的各項政策也紛紛出臺?!蛾P于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污染防治攻堅戰正在從“堅決打好”變成“深入打好”,各個細分領域釋放出來的商機也越來越多了。
 
  市場依舊迷茫、監管不斷加碼、商機紛紛涌現……這似乎是一個最差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纯喘h保行業以外,村BA火了、淄博燒烤火了、特種兵式的旅游也火了。為啥只有環保行業,還依然是那個“顯眼包”?什么時候,那潑天的富貴,才能降臨到環保人頭上?
 
  1月
 
  1月,電視劇《狂飆》火了,小品《初見照相館》也引發眾人的吐槽。但對環保人來講,1月份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政策月”。
 
  1月12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縣級垃圾焚燒開始成為2023年的熱詞。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是繼“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之后的又一個“聲十條”,噪聲監測市場有望率先釋放。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又聯合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共同印發了《關于推進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鎮級環保市場也開始浮出水面。
 
  1月29日,住建部辦公廳還發布了關于《存量填埋設施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存量垃圾治理市場有望啟動。
 
  縣級垃圾焚燒、噪聲、建制鎮污水垃圾、存量垃圾治理……“十四五”棋至中盤,關于環保細分領域的政策開始密集發布,這對產業來講也是一個好消息。
 
  1月底,春節假期來臨,“要不要燃放煙花爆竹”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不過,在環保業內,最大的事情還是賽萊默(xylem)斥資75億美元收購了懿華珂(Evoqua),即將成全球第二大水務公司。這筆在中國農歷大年初二官宣的消息,仿佛一個炸彈,讓節日中的人們嗅到一絲火藥味。威立雅收購蘇伊士,賽萊默收購懿華珂,國際環保市場似乎越來越動蕩了。
 
  2月
 
  進入2月,ChatGPT爆紅,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它能給環保產業帶來什么改變?一切仍在探索之中。
 
  2月份,環保行業感受最深的是一絲冷意。44家環保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其中31家凈利潤都同比下降,占比70.5%,堪稱“史上最慘的一年”。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要屬東方園林,虧損額達到了46億元-58億元。
 
  2月24日,光大環境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2年度盈利將比2021年度下降約30%-35%。這是光大環境5年來首次出現盈利“負增長”的情況,環保產業“帶頭大哥”的變化,再次印證了“史上最慘一年”的判斷。
 
  每年春節前后,生態環境部都要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上一年工作,安排部署下一年重點任務。不過,2023年的會議對于環保產業來講更加值得關注,因為它首次提出了“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
 
  2月16日至1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隨后,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副部長趙英民分別帶隊趕赴河南、陜西突擊檢查,發現了一大堆弄虛作假問題。
 
  對此,黃潤秋特別強調,企業與第三方監測公司相互串通、偽造篡改監測數據等問題,性質嚴重,影響惡劣,觸犯刑法,必須堅決打擊。
 
  2月27日,生態環境部還公布了第十三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內容主要就是3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的典型案例。生態環境部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持續加大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
 
  會議要求+突擊檢查+案例通報,一場針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打假風暴”,突然就來了。
 
  2月10日,博世科發布公告,宣布控股股東廣環投向寧國國控轉讓公司股權事項取得新進展,混改剛剛兩年的博世科再度易主。到了年底,安徽博世科正式登場,并且還將目光瞄準了新能源,擬新增設立鋰電池循環利用事業部。
 
  年初以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逐漸升溫,部門經理月薪15萬,應屆生2-4萬起……“ESG概念”悄然逆勢,高薪擴招。
 
  3月
 
  來到3月,貴州的“村BA”和山東的“淄博燒烤”相繼走紅,“小餅+烤串”也成為各地燒烤愛好者的標配。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放開,旅游市場迎來一波報復性反彈,著實讓人眼紅。
 
  當然,3月份最重要的大事還是兩會。今年兩會,新一屆全國政協新設“環境資源界”,環保人首次有了自己的意見代表。新當選的委員也不負眾望,一上來就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環境領域職業資格建設的提案》,把目光瞄準了停擺已久的“環保工程師注冊工作”。
 
  隨后,7月23日,生態環境部在答復函中表示,針對啟動(環保工程師)注冊工作的相關問題,近期住建部已會同我部召開協調會,正在研究推進。8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又在另一份答復函中表示,近期將會同住建部、人社部啟動環保工程師注冊工作。
 
  每年兩會,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都要提交議案、建言獻策。今年他們提交的提案是《關于保障危險廢棄物處理行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其中指出了水泥業無序發展,沖擊了專業危廢市場的問題。7月23日,生態環境部也針對這一提案給出答復: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提出的有關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生態環境部將在今后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
 
  兩會召開的同時,環保產業也發生了兩件大事,與兩家老牌環保企業有關。
 
  第一件是關于桑德的。3月3日,江蘇省泗陽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舉行擬解除特許經營權協議聽證會的公告》,擬解除與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的負責經營的王集鎮、李口鎮、新袁鎮等1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協議。事實上,隨后幾個月,這種“地方政府提前收回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的現象將越來越多。僅3-4月,就先后發生了江蘇泗陽、廣西賀州、山東成武、北京順義、山東臺兒莊等5起事件。
 
  第二件事是巴安水務的。3月10日,經過長時間談判和協商,巴安水務大股東張春霖和二股東山東高創集團達成一致和解備忘錄,握手言和。巴安水務也終于走出“搶占董事會”等負面消息的影響,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3月底,年報季來臨,環保產業的兩位“帶頭大哥”在同一天公布了2022年年報。北控水務營收同比下降10.39%,凈利潤下降67.25%。光大環境營收也同比下降25.20%,凈利潤下降32.37%。
 
  兩家環保龍頭的數據都不太好看,光大環境則歷史性地第一次出現這么大的下滑。
 
  4月
 
  4月,上海國際車展的“寶馬mini冰淇淋事件”引發熱議。而在環保業內,一年一度的中國環博會也終于恢復正常,在上海盛大開幕。
 
  4月19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慕尼黑博覽集團與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亞洲旗艦環保展—“2023第24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憋了一年的環保人們,終于有機會在線下聚一聚了。本屆展會,展示面積、展商數量、觀眾數量都創下歷史新高,二十幾年來首次啟用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全部17個展館,共有來自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的2,407家展商,以及68個國家和地區的91,007名專業觀眾參觀洽談,呈現出環保產業“后疫情時代”復蘇的勃勃生機。
 
  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也是觀察產業變化的大好時機。有記者就發現,今年展會上的環境監測企業明顯增加,其中許多都擺出了溫室氣體的監測設備,顯示碳監測已成為行業的“新風口”。
 
  此外,如何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也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泛測環境CEO管祖光博士表示,大家都說環保的黃金期過去了,其實是行業的泡沫期過去了,現在是市場在回歸理性。未來政府只會把錢花在刀刃上,企業也要看清楚客戶的真正需求,去做客戶更剛需的事。
 
  環博會的火爆,印證了環保行業的回暖。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生態環境治理市場需求企穩回升,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生態環保產業運行總體呈現回暖態勢。
 
  5月
 
  五一期間,一首《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挖》的視頻火了,網友們童心大發,爭相改編。
 
  4月底5月初,環保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發布完畢?!碍h保圈”統計了190家在A股、港股和新加坡上市的環保企業年報,結果發現,有近五成環保上市公司營收下滑,六成多環保上市公司凈利潤下降。
 
  環保產業“史上最慘一年”,實錘了。隨著年報的發布,環保企業應收賬款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環保圈”統計了187家環保上市公司的年報,有68.45%的企業應收賬款都同比上升,占比近七成。而應收賬款占營收的比重,也有3/4的企業都高于30%的警戒線。
 
  5月的環保產業,熱點似乎都與固廢有關。先是5月上旬,四川省一家廢棄油脂收運企業和火鍋店“撕”了起來。這家廚余垃圾特許經營企業宣稱“查獲”火鍋店私自存儲運輸的餐廚廢棄油脂,并轉交給了城管部門?;疱伒觌S后發文表示,自己儲存的廢棄油脂是銷售給有資質、有實力的專業公司處理,完全合法。一場廢棄油脂收運企業與火鍋店PK,暴露了這個行業的諸多問題。餐廚廢棄油脂“0元特許經營”,真的合理嗎?
 
  5月23日,一家在華南地區頗有名氣的有機固廢企業又敲鐘上市,登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這家企業就是朗坤環境。
 
  生態環境部這邊,打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的行動仍在繼續。5月29日,環境部通報山東環評造假案,幾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到三年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至五十萬元,同時沒收違法所得。生態環境部表示,環評造假案的宣判,再次為廣大環評從業人員敲響了警鐘。
 
  環保,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一把槍”,成了攻擊別人的借口。
 
  6月
 
  6月的熱點也與“打假”有關。6月8日-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寧夏調研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整改情況,并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帶隊對銀川市的部分企業開展了突擊檢查。結果發現,有第三方檢測機構涉嫌未經現場采樣,即出具虛假檢測報告。
 
  事實上,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已經多次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開展檢查了。2月底在河南,3月下旬在河北,6月初在寧夏,還有8月初在湖南,黃潤秋部長都“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突擊對企業進行了檢查,發現很多生態環境問題。
 
  6月,新聞比較多的企業是啟迪環境。先是6月13日晚,啟迪環境發布公告稱,由于部分款項未能如期支付,導致公司被相關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涉及執行金額3531.34萬元。
 
  緊接著,6月26日,城發環境又發布公告稱,由于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論證和完善,經公司審慎考慮并經各方協商一致,決議終止收購北京新易資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北京新易,原本就是啟迪環境旗下的公司。去年6月,啟迪環境以15.04億元的價格將北京新易100%的股權轉讓給城發環境的兄弟公司——河南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當時城發環境曾表示,待條件成熟后,將擇機通過股權轉讓、資產注入或其他合法方式,由城發投資將相關項目優先轉讓給城發環境。
 
  “城發啟迪吸并案”雖然已終止一年,但后續事件仍然余波未平。
 
  6月1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京環境監察罰字〔2023〕15號)。北京京禹順環保有限公司由于“超出配額許可范圍進行排放,并且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碳排放履約”,被罰款245.455萬元。
 
  都知道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污染物會被處罰,但因為“超出配額進行碳排放”被處罰,還是頭一次。
 
  事實上,碳減排工作正在不知不覺間加速。6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表示,CCER的制度建設、方法學遴選,以及交易平臺籌備等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重啟CCER。CCER重啟,終于有了時間表。
 
  7月
 
  7月,“鄭州河道貼瓷磚事件”引發熱議,通報顯示,該工程的長度約為10.8公里,并不是網上所說的22公里。工程造價也是650萬元,而不是“34個億”。
 
  從7月1日起,新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正式開始施行。輕微不罰,首違不罰,無主觀過錯不罰,還有5種情形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人們發現,生態環境執法更有“溫度”了。
 
  7月3日,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深市主板IPO上市。這是自2015年環評機構脫鉤以來,首家省環科院劃轉的環境咨詢機構沖擊IPO。
 
  只可惜,短短2個月后,9月27日,蘇環院就向深交所提交撤回申請,終止了首發審核。蘇環院折戟IPO,也引發了環保行業的一系列“靈魂拷問”。
 
  7月12日,恰逢“全國低碳日”,全球旗艦環保展慕尼黑IFAT展亞洲系列——第四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再度拉開帷幕。
 
  7月18日,碧水源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文劍平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人)職務,黃江龍將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60歲的文劍平,最終還是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碧水源。
 
  7月份,環保領域最重要的事是一次大會——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8月
 
  進入8月,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發生了暴雨洪災,河北涿州多家圖書庫房進水。在海外,日本福島核污染水也開始排海,受到了有關各方的強烈反對。
 
  8月環保產業的大事,都集中發生在下半月。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同一天,三峰環境等四家重慶上市公司宣布,其間接控股股東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80%股權,將由重慶市國資委無償劃轉至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8月底,兩項重要政策相繼出臺。先是8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部署推動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隨后,生態環境部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旨在進一步推動地方深入開展黑臭水體整治,讓治理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城鄉群眾。
 
  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黑臭水體整治新動作,兩大部門一起發力,給環保產業帶來了新的利好。
 
  8月底9月初,環保上市公司紛紛發布2023年半年報。北控水務凈利潤同比增加124.28%、盈峰環境上半年營業收入61.33億、中金環境凈利潤大增93.79%……相比幾個月前“年報季”的哀鴻遍野,半年報數據有了明顯好轉,業績顯著復蘇。
 
  9月
 
  9月,李佳琦的一句“工作不努力”讓網友破防,也讓他自己塌房。瑞幸和茅臺聯手推出的“醬香拿鐵”,則給環保人帶來新的啟發——創新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9月初,民營環保企業迎來兩個好消息,一是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改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二是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公告》,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減免企業所得稅征收,這些都有助于激發環保市場活力,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
 
  9月9日-10日,第一屆新污染物治理大會在北京舉辦,新污染物治理的關注度逐漸升溫。9月20日,第八屆中國環博會廣州展也在廣東如約啟幕,華南地區最大規模、最具專業的環保行業交流平臺再次登場。
 
  9月份,CCER重啟又有新進展。9月1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CCER重啟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而在祖國的西陲,9月23日,總投資8.6億元、日處理污水10萬噸的西寧市湟樂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只用了89天,這家“全國最大的裝配式污水處理廠”就建成通水了。有觀點認為,裝配式污水廠代表了環保產業“產品化”的方向,2023年也有望成為裝配式污水廠的“元年”。
 
  10月
 
  10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發布一則《關于擬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的公示》,擬將環境科學(082503)等6個本科專業向教育部申請撤銷備案。隨后,“知名高校擬撤銷環境專業”的消息開始在網上發酵,引發大家猜測。有知情人士給“環保圈”留言稱,該校只是將原來的“環境科學專業”擴展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所謂的“撤銷”其實是誤讀。
 
  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生態環境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公布,將科技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生態環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及編制劃入生態環境部,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也更名為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生態環境部的職責、機構、編制調整,也預示著環保工作正在不斷深化。印象中,能讓記者臥底的好像都是緬北電信詐騙、黑煤窯這樣的犯罪組織,誰知這一次卻輪到了環保企業。10月份,有媒體記者臥底西安、太原兩家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發現他們經常弄虛作假,通過偽造、篡改監測數據,出具虛假監測報告等方式,幫助排污企業“蒙混過關”。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環保問題了。
 
  臨近年底,關于地方環保集團成立的消息又多了起來。9月底,安徽省鹽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安徽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10月初,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到了11月17日,陜西水務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又注冊登記成立,注冊資本200億元。一連三家省級環保集團亮相,讓環保行業再次響起“狼來了”的警報。
 
  10月份,又進入三季報時間,相比半年報時的回暖,三季報的數據又變差了,預示著環保產業的2023年可能仍將是“比較艱難”的一年,產業的至暗時刻仍未結束。
 
  好在,10月份也不全是壞消息。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決議,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作為特別國債管理,這將極大地改善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地方政府支付能力的增強,對于飽受應收賬款問題困擾的環保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11月
 
  11月,環保問題“出圈”了。在北京,“廚余垃圾不夠,白菜來湊”事件引發熱議。在江蘇,“蘇州毒地事件”又有新進展。在四川,“禁止私熏臘肉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對于環保產業來講,11月又是一個“政策月”,一大堆新政策密集公布,比1月份還多。
 
  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的通知”,對碳達峰試點建設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意見》等改革文件。
 
  同一天,生態環境部與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份全面、專門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性文件,也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甲烷排放控制工作的“總綱領”。
 
  1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又轉發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3〕115號),PPP也迎來新機制。
 
  11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瞄準農村污水治理之前的種種問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11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這是繼“大氣十條”和《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之后,第三個國家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美麗中國建設、碳達峰試點、甲烷排放控制、PPP新機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一系列新政策,涉及到環保工作的方方面面,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拼圖越來越完善了。
 
  11月21日,在之前多次釋放信號之后,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終于來了!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共組建5個督察組,分別對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個省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與之前兩輪的一大區別,就是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列為了重點。在它公布的第三批典型案例中,5個案例全部與污水有關。
 
  新督察開始,老罰單也執行完畢。11月27日,據《南京日報》報道,總額5.2億元的全國污染環境“最嚴罰單”——“勝科水務污染環境案”已實現全額履行。
 
  12月
 
  2023年的最后一個月份,新聞依舊不斷。寒潮天氣、甘肅地震、北京地鐵事故、演員周海媚去世,以及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內訌”,都吸引了一波眼球。
 
  老牌環保企業博天環境收到了北京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2023]20號)。內容顯示,博天環境涉嫌在2017年至2021年連續5年財務造假。按照退市規則,博天環境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生態環保成為“九大任務”之一,并成為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表述最多的一次。
 
  12月14日,“2023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發布。50強中,國企/國資控股企業多達35家,民營企業則只有15家。而在2018年的時候,50強中國企/國資控股企業還只有24家,民營企業則有26家。
 
  環保產業的國資力量正逐漸成為主導,民企則陷入了低潮期。
 
  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閉幕?!皬幕剂限D型到其他能源”“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甲烷減排”等共識,被認為是本次大會的重要成果。
 
  12月22日,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兩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案件,顯示出“把打假進行到底”的決心。
 
  結語
 
  2023年,環保產業可能是苦悶的、彷徨的。經歷了“史上最慘一年”的低迷,雖然半年報時有所回暖,但三季報又被打回了原型,整個產業仍舊在谷底徘徊。臨近年底,有關中小環保企業降薪、裁員,甚至關門的消息又開始流傳,沖擊著環保人脆弱的防線。
 
  明明幾年前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民經濟的新支柱”,為何短短幾年間就變成了這幅模樣?“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當初制定的“50家產值過百億”的目標,為何遲遲無法實現,甚至還進二退三?在政府環保工作力度不斷加碼、環保政策層出不窮的背景下,環保產業又為何不進反退,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這些問題,都值得環保人深刻地思考和反省。
 
  原因之一,或許與產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結構性問題有關。平心而論,這個行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太依賴“關系”和“資源”了,有沒有技術無所謂,只要有錢誰都能做,行業門檻約等于零。
 
  這樣的模式,在過去水大魚大、野蠻生長的年代,或許還可以憑借速度優勢吃到一波紅利,但隨著環保工作不斷深化,數據逐漸歸真,“偽需求”變成“真產業”之時,顯然已經適應不了新的形勢了。
 
  這個時候,就要求環保企業回歸技術、回歸品質、回歸初心,用真正良好的運營、過硬的品質去爭取客戶,而不是再像過去那樣去找資源、拉關系什么的。
 
  這個蛻變過程可能是痛苦的、被動的、不情愿的。但只有在這樣冰與火的考驗中,環保產業才能完成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成為大家期望的樣子。
 
  苦果亦是果,從這一點上講,2023年或許是環保產業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如果能夠倒逼改革、破繭重生,這一年可能也會成為環保產業未來騰飛的起點。
 
  不管怎么說,生態環境保護都已是大勢所趨,人民群眾對于綠水青山的渴望,就是環保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